研究生教育
当前位置:
许振晓
作者:haoxinying  发布时间:2021-09-02  点击:1292

图片2(1)


一、导师基本情况

姓名:许振晓、博士、副教授

邮箱:xuzhenxiao@hznu.edu.cn

研究领域:文旅产业与区域发展、国际贸易政策与效应、数字化与产业转型

个人简介:许振晓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旅产业与区域发展、国际贸易政策与效应、数字化与产业转型。以第一/通讯作者身份在SSCI,CSSCI,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出版编著3主持完成部级省级科研项目6项,厅局级科研项目5项,主持建设浙江省一流课程、精品在线课程、杭州市双语精品课程和多门校级课程改革项目。主持参与完成省、市、县20多项课题。

二、教育背景

1,2005.9-2011.3,南京大学,理学博士

2,2000.9-2003.1,浙江工商大学,管理学博士

31996.9-2000.8,浙江工商大学,管理学学士

三、工作经历

1,2021.7-至今,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,副教授

2,2013.7-2021.6,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,副教授

3,2011.3-2013.6,杭州师范大学人 文学院,讲师

4,2003.2-2011.8,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,助教

四、主持教学科研项目

1,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,2012.5-2015.12

2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2014.7-2017.12

3,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,2012.5-2013.6

4,杭州市双语精品课程,2013年

5,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,2015

6,浙江省第二批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,2018年

7,《丽水市旅游“三化”路径及试点研究》,丽水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,2018.10-2019.8

8,《杭州市“城中村”(棚户区)改造中建筑垃圾治理利用研究》,杭州市决咨委,2018.9,刊登于《八面来风》2019年第2期(总第285期)

9,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(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),2021年

10,“亚运社区”:杭州大健康社区研究,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,2023.6-2024.6

11,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,2024.4-2025.3

五、代表性论著

[1]The Coupling Synergy Effect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 in Developed Area: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,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, 2022, 19(12): 7444-7444

[2]Regional Development Quality of Yangtze River Delta: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and Ecological Efficiency Coordination, Sustainability, 2021, 13(22): 12818

[3] Sino-western Tourists' Place Attachment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Urban Destination: A Tale from Hangzhou, China,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, 2016, 21(6): 624-641

[4]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place attachment: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urban tourists in Hangzhou, China,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& MANAGEMENT, 2016, 5(2): 86-96

[5]居民地方感对区域旅游发展支持度影响——以九寨沟旅游核心社区为例,地理学报, 2009,64(6): 736-744

[6]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与剖析——对杭州三县(市)的实证研究.人文地理,2005,(06):68-72.

[7]域旅游发展制度创新研究.农业经济问题,2005,(11):73-76.

[8]民营乡村景点投资问题及其对策.旅游学刊,2002,(03):18-21.

[9]生态旅游审美本质探析[J].社会科学家,2002,(01):32-36.

[10]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失效性分析及其对策[J].旅游科学,2002,(01):43-46.

[11]中国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文化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——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,经济界,2025,02:58-68.

[12]杭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思考, 合作经济与科技, 2024, 04: 28-30

[13]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杭州市跨境电商政策量化评价,中国商论, 2023, 16: 8-12

[14]基于感知价值的互联网公益平台用户持续参与意愿研究, 情报探索, 2023, 06: 78-84

[15]杭州亚运社区大健康社区建设路径及对策,绿色建筑, 2023, 15(3): 21-25

[16]CAFTA协议对中国与东盟十国进口贸易的贡献度研究,中国商论, 2023, 06: 4-7

[17]长三角地区人才政策协同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,浙江树人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), 2020, 20(06): 63-71

[18]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链中主体行为研究——基于多方演化博弈的视角,邵阳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19, 18(04): 48-57

[19]特色小镇政策发展历程与演进逻辑:以浙江省为例,财政科学, 2019, 06: 128-136

[20]城中村改造中的建筑垃圾治理——以杭州为例,杭州, 2019, 19: 38-39

[21]城市改造背景下流动人口安置问题研究——以杭州市为例,中国集体经济, 2019, 12: 8-9

[22]城市网约车管理政策分析比较——以北京、上海、杭州为例, 浙江经济, 2017, 15: 56-57

[23]“后现代主义”城市发展新途径——一种人文主义的解读,城市学刊, 2017, 37(06): 31-35

[24]从“@杭州发布”看政府公共信息服务能力提升,浙江经济, 2017, 21: 51-51

[25]长三角区域旅游业政府投融资经济效益分析,杭州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4, 11(06): 572-576

[26]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地旅游者地方依恋构成及影响因素——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,杭州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4, 13(03): 313-320

[27] 现代旅行社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模式选择[J].特区经济,2005,(05):131-133.

版权所有 ©2008-2022 阿里巴巴商学院 | 浙ICP备11056902号-1
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(恕园1号楼)